close

        馬德里的室友對我說:西班牙最棒的活動就是去fiesta,或者是到公園參加botellón。聽起來西班牙真是個夜神與酒神共治的國度。尤其馬德里市中心(太陽門一帶)幾乎是不夜城。有一次,我在半夜三點經過Plaza de Cibeles一帶,車水馬龍程度有如台灣的下班時間。

        返台前,室友又說:馬德里最棒的就是夜生活。

      當然,個性開朗、易交朋友的人自有一套體驗生活的方式。愛好足球者更容易在當地找到同好。但我的個性易與大環境脫節,又很難融入fiesta狂歡的氣氛,對馬德里的夜實在沒有太深的體驗與感觸。

      但馬德里沒有令我失望。好動好靜的人,在那兒總有各種「嘗鮮」的活動。

      六個月以來,除了亂入友人舉辦的聚餐,我也參加了Erasmus舉辦的Flamenco課。即使學習效果很有限(一週只有一次,一次只有一小時,還常常因為假期而停課),但在台灣即使再有時間,我也不太可能撥出時間去「跳舞」。

       除此之外,開學的時候我也加入了DisfrutaMadridMas活動會員。大學學生花上20歐,每週就能收到相關的活動訊息。以我自己參加過的活動為例,包括烹飪課、西班牙cheese品嘗會、Cibeles啤酒品嚐會、週間電影(可享免費或優惠價)、博物館導覽、免費吉他演奏會、Daniel del Pino鋼琴演奏會、戶外歷史課馬德里河濱自行車之旅……等等。抱著「好不容易出國來了,應該到處看看的心態」,我因此嘗試了許多在台灣「懶得」嘗試的活動。

 DSCN2494  

        馬德里也有許多語言交換社團,Madrid Babel每周三與周日在Bar都有聚會,參與者多半為社會人士(Erasmus也有專辦給學生的語言交換活動,但辦理頻次過低。耳聞馬德里也有專事中西語交換的社團,但場子以中國人為主。)

        Bar的環境過於喧鬧,說起話來十分費力。然而每一次與他人對談的經驗都為我開了一扇窗。原來讀完高中念大學、讀完大學直升研究所、研究所完立刻找工作、找了工作就準備結婚,這種制式的人生安排並非必然。

       光看著對面的西班牙男子搭訕身旁的德國女子,而她又如何婉拒,技巧性地轉換話題,這種人際互動的觀察也很有意思。

      除了這些校外活動,UAM與我在馬德里的房仲公司ALUNI也會安排活動或郊遊。以我的學院為例,學院國際事務處為了提高志工與交換生的互動機會,特別舉辦各國美食大會,邀請交換生與志工共同出席。儘管活動到了最後,難免變成講德文的聚在一起,講西文的聚在一塊兒,但我也趁這個機會吃到希臘酸奶醬、墨西哥玉米餅、義大利提拉米蘇、各種形狀的tortillas de patatas……我用超小平底鍋炒的米粉銷路也不賴。除了春節期間我和台灣朋友煮了紅豆湯、水餃等料理,讓他的瑞典室友邊吃邊喝可樂漱口之外,炒米粉還真是我第二次、也是最後一次嘗試這麼「費工」的料理。

      五月初考完試的假日,我參加了ALUNIBuitrago de Lozoya的小旅行。這是座河水環繞的小城,基礎設施不錯,但是觀光客不多。據聞Buitrago de LozoyaChinchón屬於同等級的小城,但我手上的台灣旅遊書卻獨好Chinchón,大概是因為Chinchón可以喝到便宜的紅酒吧。

        我對於Buitrago de Lozoya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,只覺路途遙遠,但當次的旅伴來自羅馬尼亞、秘魯、法國,我與他們愉快聊了一天。交換期間要結交朋友實倚賴機緣,但這些短暫而愉快的對談,總能留在我心底久久不散。

DSCN2990  Buitrago de Lozoya

         我在台灣的學生生活也相當自由,但自己卻默默「畫地自限」,從事活動、唸書都變成責任與常規。「我該做甚麼事」已比「我想做甚麼事」來得重要。在馬德里,即使有種我「應該」出門看看的義務,但一切活動多是當下意念所驅使。我懷念的,就是這種把握時間出門嘗鮮的態度與經驗。

DSCN0116  DSCN1326  

去看抗議活動 (第二張圖為學生抗議大學學費調漲, 不少UAM同學都出席了)

DSCN3014  DSCN3015  

和友人去看馬德里San Isidro節的活動, 有點像園遊會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chenryyang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